在我院抗擊疫情的戰(zhàn)場上,有一處特殊的前沿陣地,時刻準備著與病毒面對面“近身肉搏”,這就是——檢驗科核酸檢測實驗室。
2021年元旦剛過,河北省疫情防控形勢陡然嚴峻。核酸檢測是新冠篩查工作中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也是新冠病人確診的重要依據(jù)。王玉新院長高度重視,第一時間召開會議緊急部署,要求全力以赴完成核酸檢測工作,最大程度實現(xiàn)應檢盡檢、愿檢盡檢。檢驗科主任杜麗新接到任務后,立即啟動應急預案,全科人員即刻進入備戰(zhàn)狀態(tài),調配試劑和儀器,全心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。
核酸檢測是一個繁瑣的工作過程,接收到采集的標本后,要經(jīng)過標本核對、二次消毒、信息錄入、配制試劑、加樣提取、熒光PCR擴增、結果分析等若干個環(huán)節(jié)才能完成檢測。一套儀器的最大通量只有九十份(不包括質控)。采集一份鼻咽拭子可能就只需要幾秒鐘,但是檢測一份標本并給出結果要經(jīng)歷十多步的繁瑣操作,最快也需要幾個小時左右。

時間緊任務重,科室實行“人員倒班,機器不?!保瑥母鲗I(yè)組抽調骨干技術力量,爭分奪秒爭取完成最大量的檢測。全科人員24小時待命,合理安排各檢測批次。他們晝夜奮戰(zhàn),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學依據(jù),他們堅信:多出一份結果,群眾就少一份焦慮,少一份不確定風險。
核酸檢測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,每一步操作都不允許出現(xiàn)絲毫差錯。尤其是二區(qū)的檢驗者,每天開蓋、閉蓋、加樣,一個動作要重復幾百次,從實驗室出來后都是腰酸背痛,筋疲力盡。他們穿著厚重不透氣的防護服,戴著N95口罩、護目鏡,窗外是數(shù)九寒天,室內卻汗流浹背。為了能多工作一段時間,多節(jié)省一套防護服,他們進實驗室前從來不敢喝水,嗓子干得要冒煙,手中操作卻不曾停歇。大家身體是疲憊的,精神是高漲的,斗志是昂揚的!

全科人團結協(xié)作、不懈努力,近期不僅完成了微生物、免疫、生化、臨檢的日常工作,完成了新冠核酸標本接收核對、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,更是在1月7日至1月11日五天的時間內完成了將近4萬人次的核酸檢測工作。自2020年6月份承擔新冠核酸檢測任務以來,在只有一臺提取儀和一臺擴增儀的情況下,我院檢驗科已累計完成十二萬多人次的檢測。
我院檢驗科全體人員甘居幕后,默默承擔著高風險、高強度的工作,用獨特的方式擔當著抗疫責任。守一方陣地,佑一方平安,為他們點贊?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