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衡水五院外二科成功切除巨大腎腫瘤一例。
這名38歲男性系巨大腎癌患者,無明顯原因自覺左側(cè)腹部脹滿不適,行CT檢查示左腎巨大腫物,直徑約20×18×18cm大小,提示腎癌可能。經(jīng)術前充分準備,于全麻下先取截石位膀胱鏡下留置輸尿管導管,避免術中損傷輸尿管,且利于術中尋找輸尿管,再行經(jīng)腹切口,采用超聲刀完整切除巨大腫瘤。術中出血約200ml,整個手術過程共約2小時。這是劉學治主任和他的青年醫(yī)師團隊獨立完成的,手術非常成功。
腎癌在我國泌尿生殖系統(tǒng)腫瘤中占第二位,僅次于膀胱腫瘤,腎癌的發(fā)病率逐年升高。腎癌常單發(fā),瘤體多為類圓形的實性腫瘤,外有假包膜,切面以黃色為主,可有出血、壞死和鈣化,少數(shù)呈囊狀結構。腎癌的組織病理多種多樣,透明細胞癌是其主要構成部分,約占腎癌60至85%,主要由腎小管上皮細胞發(fā)生,約半數(shù)腎癌同時有兩種細胞。以梭形細胞為主的腎腫瘤惡性度高,少見。其它病理類型有嗜色細胞癌或稱乳頭狀腎細胞癌、嫌色細胞癌、腎集合管癌和未分類腎細胞癌。嫌色細胞癌源于皮質(zhì)集合管上皮,預后較好。
根治性腎切除術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。切口可以經(jīng)11肋間或經(jīng)腹途徑,須充分暴露,首先結扎腎蒂血管可減少出血和癌細胞的擴散。切除范圍包括腎、腎周脂肪及腎周筋膜、區(qū)域腫大淋巴結。累及腎上腺時,需切除同側(cè)腎上腺。腎靜脈或下腔靜脈內(nèi)癌栓應同時取出。腫瘤體積較大,術前作腎動脈栓塞治療,可減少術中出血。對腎上、下極直徑小于3 cm 的腎癌,可考慮作保留腎單位的腎部分切除術。術后化療可應用生物制劑干擾素-α(INF-α)、白細胞介素-2 ( IL-2 ) 等免疫治療,對預防和治療轉(zhuǎn)移癌有一定療效。但腎癌具有多藥物耐藥基因,對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不敏感。